糖尿病飲食

糖尿病飲食

如何有效管理血糖,活出健康人生

如何有效管理血糖,活出健康人生

糖尿病飲食

糖尿病的飲食管理不僅影響病情,更能幫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達至更佳的生活質量。隨著飲食文化的變遷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患者需要針對自身情況進行合理的膳食規劃,達到血糖穩定並預防併發症。這篇指南將詳細介紹糖尿病飲食的關鍵知識,包括食物選擇、飲食頻率和日常注意事項,幫助患者和家人一起活出更健康的生活。

糖尿病藥物

糖尿病飲食的原則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健康的飲食並不等於無味,而是需講究均衡和適量。香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其中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而他們的生活質量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正確的飲食控制可以穩定血糖,減少併發症的風險,因此我們來看一看糖尿病飲食的基本原則。(但要達到減肥效果, 從而達到糖尿病逆轉,減藥, 甚至乎停藥,側需選擇教極端的減肥飲食方法, 如斷食法及生酮飲食法。)糖尿病飲食的核心在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碳水化合物是影響血糖波動的主要因素,因此患者應注重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如糙米、全麥麵包、燕麥等,避免高糖、高脂的食物。均衡飲食還應包括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攝取,如魚肉、豆類和橄欖油等,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而不增加血糖波動。

碳水化合物 攝取量

一般建議每一餐 攝取75克碳水化合物。 每一湯羹飯大概含25g碳水化合物, 75 gram 大概就是 五匙湯羹飯, 半碗飯, 半碗麵 ,一碗通粉。

選擇低GI食物的重要性

低升糖指數(GI)食物能緩慢釋放血糖,避免餐後血糖的劇烈上升。相較於高GI食物(如精製糖、白米飯),低GI食物如全穀物、豆類和蔬菜更適合糖尿病患者。低GI食物不僅可以降低飢餓感,還能保持血糖的穩定,有助於長期控制糖尿病。為了進一步減少血糖波動,患者可以考慮將餐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散到每一餐中,避免單次進食過多碳水化合物帶來的血糖驟升。正確選擇食物不僅對控制血糖有幫助,還能在滿足味蕾的同時保持健康。

以下是各主食升糖指數排列:

1. 白粥:78

2. 白飯: 73

3. 白麵包: 70

4.番薯: 63

5.麵條: around 57

7. 米粉: 53

8. 意粉: – 白意粉: 49

– 全麥意粉: 48

9.通粉: 47

所以,以升糖指數計算,白粥>米飯>麵包>番薯>麵>米粉> 通粉、 意粉。所以最好的是 通粉 意粉, 但只限湯通粉意粉, 是沒有醬汁的, 有醬汁計算就不同計了。很多人以為番薯對糖尿病有益,其實只是 升糖指數比米飯好,並不是對糖尿病有益! 還有一個系數 是含糖量,番薯的含糖量是比米飯多呢!

蛋白質及脂肪

很多時, 病友混淆了糖尿病與膽固醇高的戒口, 他們祗留意肥膩東西及紅肉, 卻大量進食米飯,這是不正確的。一般來說, 糖尿病病人如果膽固醇過高,單靠戒口是很難達標的。因為糖尿病病人低密度膽固醇指標更加嚴謹(1.8mmol/l),比正常人指標(3.4mmol/l)低大概50%。 大型研究指出,即使什麼紅肉都不吃, 什麼油都不用, 也只能降低壞膽固醇10%, 所以, 很多時糖尿病病人在 控制膽固醇方面,都需要倚靠藥物治療。總括來說,糖尿病病人減少進食碳水化合物,比起減少進食紅肉或油類更為重要。

糖尿病飲食的每日膳食範例

要達到平衡的飲食計劃,每日的膳食應包括五大食物組群:全穀物、蛋白質、蔬菜、水果和適量的健康脂肪。以下是一個典型的糖尿病飲食範例,患者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

  • 早餐:燕麥粥(加入少量堅果),配低脂牛奶。
  • 午餐:糙米飯配煎魚或瘦肉,再加上一份蔬菜沙拉。
  • 晚餐:全麥意大利麵配番茄和蔬菜醬,再加上少量橄欖油。
  • 小食:低糖水果如蘋果或無糖乳酪。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進食水果時需留意分量,例如西瓜、葡萄等高糖分水果建議少量攝取,以免血糖突然上升。

糖尿病飲食的重要性:控制血糖與健康生活

在香港,由於西化飲食的影響,糖尿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加,而飲食控制成為管理血糖的第一道防線。良好的糖尿病飲食習慣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包括控制體重、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改善免疫系統。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控制不是一種限制,而是通往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

糖尿病飲食的每日膳食範例

要達到平衡的飲食計劃,每日的膳食應包括五大食物組群:全穀物、蛋白質、蔬菜、水果和適量的健康脂肪。以下是一個典型的糖尿病飲食範例,患者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

  • 早餐:燕麥粥(加入少量堅果),配低脂牛奶。
  • 午餐:糙米飯配煎魚或瘦肉,再加上一份蔬菜沙拉。
  • 晚餐:全麥意大利麵配番茄和蔬菜醬,再加上少量橄欖油。
  • 小食:低糖水果如蘋果或無糖乳酪。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進食水果時需留意分量,例如西瓜、葡萄等高糖分水果建議少量攝取,以免血糖突然上升。

糖尿病飲食計劃中常見的迷思與事實

糖尿病飲食計劃中常常存在一些誤解,例如「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特製食品」或「糖尿病就是禁食甜點」。事實上,只要掌握食物選擇的原則,患者依然可以享受美食。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誤解和真實情況:

  • 迷思: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事實:適量進食低糖分的水果對血糖無大影響,如牛油果,車厘茄及藍莓。和蘋果,適合糖尿病患者。至於其他較甜水果,則需要考慮糖尿藥力是否足夠。 在香港,很多病人因為害怕藥物 ,不達標也不願意加藥, 在進食較甜水果時,早上空腹血糖會大幅飆升(1-2度), 有這樣情況的病人, 則需要避免進食較甜的水果了

  • 迷思:糖尿病飲食需要特製食品。事實:健康的均衡飲食對糖尿病患者一樣適用,並不需要昂貴的特製食品。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搭配技巧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調節需要靈活搭配不同食物,以確保營養的均衡。以下是幾種建議的食物搭配方法:

  1. 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搭配:蛋白質可以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例如飯後配少量堅果或一杯無糖乳酪。
  2. 避免高糖食物:減少攝取含糖飲料、甜點和果汁,改以健康小食替代。
  3. 分時進食:將每日總熱量分成三餐兩小食,有助保持血糖穩定。


這些技巧有助於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並降低高血糖帶來的長期健康風險。

糖尿病飲食FAQ

每天的糖分攝取應避免超過總熱量的10%,盡量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碳水化合物,而非含糖飲料。

可以,但需選擇低GI的碳水化合物,如全穀類、蔬菜和豆類,分配於每日三餐以穩定血糖。

可以,但建議以低糖或無糖版本取代。自製甜點時可用代糖,如甜菊糖,來降低糖分。

需要,特別是剛診斷的患者。餐後2小時的血糖數值有助於了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並進行相應調整。

能,定期運動可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對血糖控制有明顯益處;亦有研究指出,運動能減少胰臟beta細胞衰老及死亡,但運動量和強度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少量飲酒可以,但應選擇低糖飲料,並且避免空腹飲酒,以防血糖波動。

合理的糖尿病飲食是關鍵

合理的糖尿病飲食習慣能有效減少糖尿病帶來的健康風險。隨著飲食的精心調配和自律,患者能夠有效控制血糖,同時享受多元化的美食。糖尿病不應成為生活的負擔,而是激發我們走向健康生活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