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藥物治療方法
糖尿病藥物治療方法
![糖尿病藥物](https://drdickycheung.com.hk/wp-content/uploads/2024/11/front-view-diabetic-woman-checking-her-glucose-level_23-2150756393.jpg)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管理,尤其在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方面的結合。糖尿病藥物治療方法是管理血糖的關鍵之一,特別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可以減少併發症風險,並改善生活質量。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最新進展,並解答常見問題,幫助您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糖尿病藥物](https://drdickycheung.com.hk/wp-content/uploads/2024/11/front-view-diabetic-woman-checking-her-glucose-level_23-2150756393.jpg)
糖尿病藥物治療方法的重要性
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效果減弱,導致血糖水平過高,長期未能控制的高血糖會損害多個器官,特別是心臟、腎臟和眼睛。因此,藥物治療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改善胰島素的使用或增加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水平,從而避免併發症。現時,香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且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這一數字有持續增長的趨勢。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減少糖尿病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常見的糖尿病藥物治療方法
口服降糖藥物
口服降糖藥物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藥物治療方式。現時糖藥物已不單止是控制血糖那麼簡單,很多藥物都有額外功效,包括減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及補腎的功能,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口服降糖藥:
- 第一線口服糖尿藥
二甲雙胍(Metformin)
二甲雙胍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降糖藥之一,它通過減少肝臟葡萄糖的釋放以及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來降低血糖水平。由於它可以降低體重且不易引起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用藥。
好處:
- 減肥,有助控制體重。大約三分之一服用二甲雙胍的人一年後體重減輕了至少 5%。而且服用時間越長(最長 15 年),效果越好,平均長期體重減輕 6.2%。
- 減少前期糖尿病演變成糖尿病的機率達38%
- 減少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達19%
- 補腎,減慢腎衰竭
- 減少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包括胰臟癌、胃癌、前列腺癌、大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肺癌、乳癌等
- 緩解脂肪肝
壞處:
- 多達30%病人出現腸胃不適,包括胃痛,肚脹,肚屙及便秘。幸好,很多時都是輕症,並且,於開始使用藥物時,從低劑量開始,病人亦可慢慢適應。
- 乳酸毒:
- 當二甲相胍在體內發揮了應有作用後,肝臟會把二甲相胍進行新陳代謝,從而產生乳酸。在正常情況下,體內的乳酸會從腎臟排出。但若病者患有腎病,體內乳酸便會積聚,可能會導致乳酸中毒,病發率為每十萬個有兩個(2 in 100000),機率是相當之低。
- 所以醫生在病人腎功能不足時(少於50%),會把二甲雙瓜劑量降低,甚至甚至停止處方。這正是很多病人誤以為二甲雙胍是傷腎的藥物,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呢
- 第二線口服糖尿藥物
當第一線人物不能充分控制血糖,便需要引入第二線藥物。
磺安尿素類藥物
這類藥物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例如格列齊特和格列美脲。然而,這類藥物可能會導致低血糖,使用時需謹慎。
好處:
- 價錢便宜。
- 適合瘦削型二型糖尿病人使用。
壞處:
- 增加飢餓感,導致肥胖。
- 容易出現低血糖症。
DPP-4 抑制劑
這類藥物通過延緩腸道中GLP-1激素的分解來促進胰島素分泌,常用藥物包括西他列汀和利格列汀。這些藥物不會引起體重增加或低血糖,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非常有益。
好處:
- 於進食時釋放胰島素,不進食時不釋放,很少出現血糖低。
- 比較少副作用。
壞處:
- 價錢比磺安尿素略貴。
SGLT2 抑制劑
這類藥物通過阻止腎臟再吸收葡萄糖,將葡萄糖隨尿液排出體外,例如恩格列凈(Jardiance)、達格列汀(Forxiga)等。
好處:
- 有助減重, 服用24 週體重減輕~1.8% 至 3.2%。
- 減少心腦血管死亡率38.8%。
- 補腎,減慢腎衰竭。
壞處:
- 很容易出現尿道炎及下體真菌感染。
- 酮酸毒:通常發生於胰島素不足及進食不足的的病人。
- 注射治療
糖尿病是一個慢性胰臟beta細胞衰竭疾病,beta細胞每年有4-5%損耗,損耗了並不能康復,所以在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10至15年便需要注射治療。
GLP-1 受體促進劑
在以往,注射治療只可選擇使用胰島素。但在近十年,出現了GLP-1 受體促進劑,並且在2018美國糖尿協會(ADA)指引中,建議如果病人需要注射治療,應該先考慮GLP-1 受體促進劑。
GLP-1 (腸泌素)是腸道釋放的荷爾蒙,正常人也有釋放,功能是在進食時協助釋放胰島素,降低升糖素,減低胃口,延遲胃部排空。但在糖尿病病人,他們除了胰島素不足,胰島素抗性,也出現腸泌素不足及腸泌素抗性。
GLP-1受體促進劑,是一種注射治療,以提升身體GLP-1功能,達到葡萄糖依賴性的胰島素釋放,也. 減少昇糖素的分泌,並且延遲胃部排空,從而達到控糖及減肥效果。
以下是GLP-1受體促進劑例子:
易週糖Dulaglutide (Trulicity®)
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 (Ozempic®)
好處:
- 有助減肥,減重幅度達10至15%之多。
- 減少心臟病病發率26%。
- 減少中風39%。
- 補腎: 最新研究發現, 降低重大腎臟疾病事件的幾率達24%。
- 一星期注射一次,比起每天注射一次的胰島素更為方便。
壞處:
- 價錢昂貴:一個月治療需約港幣大概3000元。
- 腸胃不適: 包括胃痛, 肚脹,嘔吐及肚痾,劑量需要慢慢提升,以作適應。
![糖尿病藥物種類](https://drdickycheung.com.hk/wp-content/uploads/2024/11/high-angle-diabetic-woman-checking-her-glucose-level_23-2150756392-1024x681.jpg)
- 胰島素注射治療
當口服藥物及GLP-1 受體促進劑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時,胰島素治療通常成為必選方案。胰島素可以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不同類型的胰島素根據患者的需求來進行注射。
1. 短效胰島素
短效胰島素通常用於餐前,以幫助控制餐後血糖上升。常見的短效胰島素包括常規人胰島素。
2. 長效胰島素
長效胰島素如甘精胰島素和地特胰島素可維持長達24小時的穩定作用,適合每日注射一次以維持基礎血糖控制。
3. 胰島素泵
胰島素泵是一種可以持續釋放胰島素的設備,適合需要精確控制血糖的患者,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波動較大的患者。
- 新型口服胰島素
研究顯示,口服胰島素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是一種非注射方式的胰島素給藥途徑,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糖尿病患者的新選擇。
糖尿病藥物治療方法的個性化方案
每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生活方式不同,因此糖尿病藥物治療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選擇。醫生會根據以下因素來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https://drdickycheung.com.hk/wp-content/uploads/2024/11/front-view-elder-woman-taking-her-pills_23-2148492219-1024x665.jpg)
- 體重
因為肥胖可導致胰臟加快衰竭,增加胰島素抗性,增加血壓高,膽固醇,脂肪肝,尿酸及中風心臟病風險,選擇有減肥效果的藥物是不二之選。
![](https://drdickycheung.com.hk/wp-content/uploads/2024/11/overweight-man-shrt-is-small-him-with-huge-belly-open-buttons_633478-1785-1024x576.jpg)
- 體型肥胖
- 越年輕出現糖尿病的病人,因為患病年期壽命關係, 他們日後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則越大,所以更需要選擇嚴謹治療方案及混合藥物治療。
- 年齡較大或病程較長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強及較少出現血糖低的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
![](https://drdickycheung.com.hk/wp-content/uploads/2024/11/midsection-man-working-table_1048944-11250881.avif)
- 併發症
- 例如有心臟病、腎臟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選擇對心腎保護作用更強的藥物。
![](https://drdickycheung.com.hk/wp-content/uploads/2024/11/cropped-image-young-woman-relaxing-bed-home-eating-pizza-watching-show-tv_274689-46162.jpg)
- 生活方式
- 包括飲食習慣、體力活動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藥物的選擇。
糖尿病藥物治療常見問題
這取決於個人的病情,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會先使用口服藥物控制血糖,當口服藥物無法有效控制時,胰島素治療可能成為必要。
這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泌尿道感染和生殖系統感染,但相對於其他藥物,其降血糖和心血管保護效果相對較好。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血糖指數、併發症、體重等綜合因素來選擇最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藥物治療通常是終身的,但隨著血糖控制的改善,醫生可能會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假如你是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少於六年糖尿病,並不需依賴胰島素注射,通過減重15%,便有機會減藥,甚至停藥。但這方法不適合瘦削型二型糖尿病患者。
創新藥物如口服胰島素和基因療法正在進行中,未來有望提供更多選擇,改善患者的治療體驗。
結論
糖尿病藥物治療方法隨著醫學的進步而不斷演變,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無論是口服藥物、胰島素治療還是創新療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是管理糖尿病的關鍵。患者應積極與醫生溝通,共同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以達到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
了解更多關於糖尿病藥物治療的適合選項,
今天就致電我們預約醫生諮詢!
資料來源:
- Hong Kong Primary Care Working Group. Hong Kong Diabetes Care Reference Guide for Adult Patients in Primary Care. Hong Kong: Health Bureau, 2021.
- Taiwan National Health Department. Care of Patient with Diabetes Mellitus. Taiwan: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2020.
- Fazekas-Pongor, Vince, Beatrix A. Domjan, David Major, Anna Peterfi, Viktor J. Horvath, Szilvia Meszaros, Zoltan Voko, and Barna Vasarhelyi.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Diagnosed and Undiagnosed Diabetes in Hungary Based on th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al H-UNCOVERStudy.” 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 2024.
- “Diabetes Basics Toolkit.” Diabetes Basics, March 2019.
-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Health.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atch: November 2023.” NCD Watch.Hong Kong: Department of Health,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