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成醫生談胰島素易注射

張偉成醫生胰島素易注射

超長效胰島素易注射 較少導致低血糖

超長效胰島素易注射 較少導致低血糖

長期血糖偏高的風險

長期血糖偏高會引發多種慢性併發症,例如中風、心臟病、截肢、腎衰竭和神經麻痺等。這些病症可以大大降低生活質量。除了慢性疾病,糖尿病還有急性情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是一種嚴重情況,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患者還可能出現低血糖症,導致頭暈、心跳加速、手震等,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昏迷或死亡。因此,我們強烈建議患者定期篤手指檢測血糖,掌握血糖變化。

胰島素針:糖尿病治療的關鍵工具

現在的降血糖方案主要依賴於飲食控制、運動和藥物治療,而胰島素針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之一。胰島素針提供不同作用時間的選擇,包括速效、短效、中效、長效和超長效胰島素。這些不同的胰島素類型能夠更靈活地應對患者的血糖波動需求,特別是對於需要穩定控制的患者而言。

胰島素與腸泌素GLP-1 RA的雙重治療

除了胰島素針,腸泌素GLP-1 RA也是一種常用的注射治療,特別適合需穩定餐後血糖的患者。這種藥物可以減緩胃排空,並增加胰島素釋放,且只在進食時釋放,有助於降低低血糖的風險。當胰島素與GLP-1 RA搭配使用時,一針即可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後血糖,這對生活節奏繁忙的患者來說尤為便利。

長效胰島素針

口服糖尿藥與基礎胰島素的分階段治療

當口服藥物無法完全控制血糖時,胰島素針成為下一步的基礎胰島素治療,通常在夜間注射以控制空腹血糖。在此基礎胰島素治療上,患者可在餐前加入口服糖尿藥以控制餐後血糖,從而實現全天候的血糖管理。這種方法使得患者可以依賴口服糖尿藥及注射相結合的方式來管理病情。

進階的胰島素計算:胰島素與碳水化合物的平衡

當血糖控制需求增加時,每餐的胰島素度數成為患者治療的關鍵因素。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來調整胰島素劑量,確保穩定的血糖水平。例如一度胰島素可以處理25克碳水化合物,如果處方了三度胰島素,患者每餐需攝取75克碳水化合物,以達到最佳效果。

長效胰島素針與低血糖

應對低血糖發作的應急策略

若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低血糖情況可能出現。為此,隨身攜帶糖果或餅乾,並在發生低血糖時即時進食是關鍵。此外,記錄每次低血糖的情境,包括進食的食物和發生時間,以便分析和預防未來的低血糖情況。

超長效胰島素:高效管理的現代選擇

超長效胰島素的優點在於低峰值和持久作用,能夠顯著降低低血糖風險,並且每日只需注射一次,再配合口服糖尿藥即可控制全天血糖。這種治療方式特別適合工作繁忙、飲食不定時的患者,避免複雜的多次注射方案,從而大大提升依從性和生活質量。